新闻动态
周圆轮件致力于浇注型聚氨酯(PU)、尼龙(PA)类产品的研发,制作与销售
关于轨道面比聚氨酯轮窄造成轮子边缘处有皲裂,研粉,乃至掉块情况产生的原因在此不作赘述,以下为解决方案:
1. 将聚氨酯轮件作倒角处理,使轮件与轨道的实际接触面略小于轨道宽度。(如图所示)
说明:该结构适用于负载小,使用频率较低的作业环境,因聚氨酯轮件会随着使用不断磨损,当磨损量较大时,轮件跟轨道实际接触面会重新宽于轨道被踏面。
优势:加工难度低,成本低,工艺简单,易操作。
2.将聚氨酯走行面做圆弧处理,使轮件与轨道接触面的接触面积变小,甚至形成线接触。(如图所示)。
说明:该结构适用于轨道面略凸起或有圆弧的应用场景,通过弧面规避轮件因未能完全与轨道面接触而导致的轮件边缘皲裂问题。结合国外走行轮的应用设计,对于高速重载设备用轮,特别是环形轨道作业设备推荐使用弧面轮。(具体设计可参考图片)
注意事项:该结构需要包胶厚度大于普通同规格平面轮,以预留弧面加工余量。
优势:弧面轮可通过机加工成型,成本较挡沿轮低,使用寿命长于倒角轮,国外立库项目用轮中较为常见的设计结构。
3.轮件设计成挡檐结构,两边做金属挡沿限位(如图所示)。
说明:该结构中,聚氨酯轮件实际包胶宽度与轨道面一致,并通过金属挡檐限位(有限位导轮条件更为适用)。
注意事项:该结构须将挡檐与轮件中间预留一定的缝隙,防止轮件装配时与轨道面有剐蹭磨损情况发生,避免咬轨。另,该结构较适合平整轨道面,如弧面轨道,建议聚氨酯轮件边角边角处作大倒角处理。
优势:限位效果好,一定程度解决了轮件比轨道面宽的问题,且使用寿命与常规轮件一致,长于上述两种轮件结构。
(原创文章,未经同意,转载必究)